衡阳乡村医生穿梭在乡间小道救死扶伤16载 |
发表时间:2021-01-05 编辑:刘仁军 来源: 衡阳市文明办 |
李玉云,女,1977年1月出生,湖南衡山人,2004年起,在衡山县新桥镇查泉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。2020年8月被评为湖南省“最美乡村医生”。 2004年正月,27岁的李玉云来到新桥医院田垅诊所学徒,师从乡村医生唐炳文。2005年,唐炳文退休,因地处偏远、条件艰苦,没人愿意接手。李玉云义无反顾接了过来。2011年,新桥医院田垅诊所改为查泉村卫生室。 16年来,李玉云走村串户,默默奉献,及时解除患者病痛。 2006年正月十二,邻居怀孕的弟媳倒胎,小孩生出来一半,肩部卡住了,小孩双腿开始发紫,什么都来不及准备,李玉云脑子里快速回忆着曾从《妇产科》医书上学来的相关知识,慢慢转动小孩,理出小孩的一个肩膀,接着另一个肩膀也出来了。小孩顺利产出,但脸色发紫,没有哭,明显缺氧,李玉云又给小孩做了心肺复苏,直到小孩哇的一声哭出来,她那颗高度紧张的心才松弛下来。 2008年8月2日,李玉云为一名80多岁肺部感染的老人上门看病。正看着,外面传来老人孙子的尖叫声,“李医生快来。”老人的孙子带着哭声说“我老婆生小孩了,生在厕所里。”按预产期算,还要一个多月才生,现在毫无征兆地早产了。她跑到厕所,只看到产妇,没见小孩,产妇说小孩掉粪池里了。李玉云毫不犹豫地跪下去,徒手从粪池捞出小孩,迅速给小孩清洗并包裹好,又帮着联系交通工具和医院,让家属送产妇和小孩去医院做检查。 2011年,李玉云意外怀上二胎,她没有休一天假,每天腆着个大肚子,风里雨里,该出诊的照常出诊。产检也是一拖再拖,直到临产,她把70岁的师父请来代班,才去了县医院生产。由于属高龄产妇,后期并发了妊娠高血压,加上过度劳累,宝宝在肚子里缺氧,医生直接安排剖腹产。可惜的是经过抢救仍然没能挽回孩子的生命。李玉云告诉记者,当时比自己更伤心的是自己的儿子,由于父母工作忙,几乎没有陪伴,他一直想要个弟弟或妹妹。 今年初,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,一场抗疫大战也在查泉村打响。经过排查,全村有26人需要进行医学观察。他们分布在不同区域,每天需要两次上门检测体温。李玉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穿梭在乡间小道,身体吃不消还算小问题,心里负担沉重才是最难的。一天,有个从湖北汉口回来的姑娘体温37.5度,李玉云紧张得汗毛都竖起来了,一边报告,一边加强监测,24小时和姑娘家人保持联系。直到第二天姑娘体温恢复正常,李玉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。 16年来,李玉云从泥巴路,走到了水泥路,从幽暗简陋的卫生室,走进了窗明几净的卫生室,这里面有一份坚守,也有一份见证,坚守着乡村医生的职责和救死扶伤的精神,也见证着乡村医疗条件的逐渐改善。16年前,从师父手中接过守护这一方乡亲健康的神圣职责,今天,李玉云仍然在努力工作着,默默前行着。 |
- 雁峰:鲜花献礼妇女节
- 学雷锋做雷锋! 21人入选2021年2...
- 湖南衡阳:身边典型宣讲党的十九...
- 春天里,“衡阳群众”把文明的种...
- 他们最美!湖南发布一批文明实践...
- 2020年度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宣传...
- 中宣部等六部门发布行动计划 提升...
- 2020年度"四个100"先进典型宣传推...
- 元宵节|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元...
- 组图|就地过年“云”团圆,馅儿...
- 海报丨“衡阳群众”倡议:禁燃禁...
- 解读民法典: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...
- 中办国办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乡村...
- 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...
- 活态传承守望非遗 湖南衡阳别样视...
- 衡阳县:返乡大学生成为文明实践志...
- 衡东县:农家书屋春节不打烊 引领...
- “人民英雄” 时代楷模 全国道德...
- 衡阳: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活动 礼遇...
- @衡阳群众,这份"就地过年"暖心行...